自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以来,张家港市冶金园(锦丰镇)常家村结合辖区现状、发展重点和网格结构,开展对象化、分众化、互动化宣讲,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四个课堂”载体,通过接地气、贴生活的特色宣讲,让垃圾分类宣传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一、云端课堂,推动垃圾分类宣传“触手可及”
“网络覆盖到哪里、学习资源就遍布到哪里”,张家港市冶金园(锦丰镇)常家村利用微信公众号、居民微信群等等,多途径、多渠道推送垃圾分类信息,让信息传递“随网速达”、让信息获取“随需而用”、让垃圾分类教育“随时随地”。
二、网格课堂,推动垃圾分类宣传“靶向滴灌”
常家村依托网格化管理,把垃圾分类融入网格事项,网格员结合日常巡查工作,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,为群众认真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等方式,把垃圾分类理念传播到每家每户。同时,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主动化身“督导员”,引导居民将垃圾分类后再投放到相应垃圾桶,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,助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。
三、廊亭课堂,推动垃圾分类宣传“深入人心”
居民小区的公共区域内安装着一排排固定的桌椅板凳,休息的凉亭,这些“小板凳”“凉亭”组成了功能多样的“室外课堂”。这里不仅是居民们解决难题的“排忧站”,还是他们聆听政策解读、法律知识等内容的课堂。小区的退休老党员、志愿者经常在这里为居民进行渗透式宣传、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,逐步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。
四、楼栋课堂,推动垃圾分类宣传“全面覆盖”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相比起年轻党员,老党员们具有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实践理论,在群众中具有凝聚力、影响力。怎样让老党员们发挥余热,使老青共学,推动垃圾分类宣传走深走实?常家村利用辖区的老党员志愿者,组成宣讲队伍,他们走进利用自己的楼道特点,利用茶余饭后乘凉、唠嗑的时间,与垃圾分类宣传相融合,让垃圾分类宣传更接地气、更具活力,推动垃圾分类宣传“全面覆盖”。
常家村创新宣传方式,利用“板凳课堂”把垃圾分类等知识送到楼道里、家门口,把社区治理下沉至楼道,助推为民服务“加速度”,变垃圾分类宣传“最后一公里”为“零距离”。
|